他叫徐天(化名),80后的他却已吸毒十多年。因为吸毒,他与父母关系疏远。2014年1月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,2016年解除后,就在当月底再一次被强制隔离戒毒。
妻子的求助
2016年2月,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蒲公英戒毒康复工作站迎来了一名女子。她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出头,却显得十分憔悴,她就是徐天的妻子。
一进门她就像工作人员哭诉道:“听说你们这边能帮助戒毒,请你们帮帮我!我爱人已经强戒两年了,可是出来以后还是不知悔改,不工作,不管家,很快就复吸又一次被强戒了,我这日子可怎么过啊!”在不停的哭泣中,她反复说着这些话。工作站老师一边递纸巾,一边安慰着,直到她情绪稳定后才弄清了徐天的情况。
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,工作站老师从接纳、倾听入手,一方面建议她接受现实,另一方面告诉她吸毒人员的良好状态离不开家人的支持,要更多的了解毒品的危害与吸毒人员的沟通技巧,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徐天戒除毒瘾。在工作站老师的耐心劝导下,徐天妻子的心渐渐平静下来。同时,她下定决心,为了爱人要不断学习。从那以后,工作站多了一位特殊帮教家属,工作站的每次活动,她都积极参加,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掌握完备的戒毒知识和家庭督导技巧。
解除后的缓冲
随着徐天解除日子的逐渐临近,她愈发感到不安:这一次强戒会有效果吗?他能够好好戒毒吗?会不会又很快重蹈覆辙啊?带着疑问,徐天妻子再次找到了工作站的老师。老师向她介绍了社区戒毒(康复)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情况,无缝衔接强戒人员出所后回归社会继续进行跟踪督导。了解这一情况后,她接受了让徐天与工作站签订社区戒毒康复督导协议的建议。2018年1月底的一天,徐天出所了,接他的除了妻子外,还有戒毒康复所的工作人员。说明来意后,徐天接受了社会督导协议,在一来一往的问答中,工作人员发现,徐天有礼貌、会表达,戒毒意愿强烈,工作人员坚信他可以拉得回来,而徐天妻子也似乎隐约看到了爱人这两年的变化。接连两次四年的强制隔离戒毒,让徐天从严格管理的环境回归到自由生活,这时的他思想上开始有些放松,出所一个多月里,体重增长了10公斤,还养成了黑白颠倒的坏习惯。他的变化,立刻引起了工作站老师的注意。根据家访、心理访谈的情况,工作站老师及时指出并解释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保持操守的重要性,徐天接受了建议并开始调整,他没有急于找工作,而是按照工作站老师帮他制定的康复计划,有序参加工作站组织的各项活动。
艰辛的起步
经过三个月调整,徐天走出家门准备开始找工作。然而,自信满满的他怎么也没想到带着标签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,屡屡遭拒的他心情沮丧到了极点。求职不成,徐天决定搞投资,但不出一个月,就赔了个精光。祸不单行,此时父亲又因病住院,一次次的挫折打击使得徐天身心俱疲。就在他快要喘不过来气的时候,工作站老师的一次电话访了解到了他的这些情况。凭着多年经验,工作站老师迅速做出了判断:在诸多社会压力的持续施加下,徐天极有可能暴露出复吸倾向,必须马上进行心理干预。
时隔三个月,徐天再次走进工作站,带给他的仍然是熟悉、安全的感觉。工作站老师对他精神紧张、压力大、失眠的状态进行了冥想训练,对他没有批评指责,只是静静的聆听。在整个叙述过程中,徐天诉说了社会上对于他们的“有色眼镜”和与父母、妻子相处的疲惫。老师更多的是提醒他负有怎样的责任,通过内因找出问题的根源。同时建议他看到事情乐观积极的一面,调整自己的消极状态。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,徐天终于能够安下心来在家照顾生病的父亲。
在经历一波三折后,徐天再也不做快速生财的梦了,他说要通过自己努力的工作挣踏踏实实的钱。如今,徐天又重新开始寻找工作,踏踏实实地在回归路上迈进。
毒品样品模型 仿真毒品样品 毒品样品教具
图中模型为我公司产品,订购电话:13856879896